穿越唐朝过年 感受古代“年味”
admin
2017-08-17
0

唐朝人过春节是非常讲究的。当时,在除夕前,人们都要尽量往家赶,以求与亲人团聚。除夕之夜,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,喝花椒酒,以驱寒祛湿。喝花椒酒就是把花椒放在盘中,饮酒时撮一点放入杯中。吃过团圆饭,全家人围坐火盆到天明,称为“守岁”。唐朝大诗人杜甫在诗中说:“守岁阿戎家,椒盘已颂花。”董思恭写诗道:“对此欢终宴,倾壶待曙光。”储光羲诗中说:“阖门守初夜,燎火到清晨。”写的就是当时过春节吃团圆饭和守岁的情景。

图片17.png

唐朝的除夕还有一种驱除瘟疫的迷信仪式,称为“傩”或“大傩”。这是从远古传下来的活动。《论语》中有“乡人傩”的记载。唐朝人在除夕要选出男童,戴上狰狞的面具,穿上红黑颜色的衣裤,击鼓并舞蹈,说是可以驱鬼。傩的领舞者称为“方相氏”,有伴舞者以及执事十二人。唐朝诗人姚合诗中的“傩声方去疫”,说的就是这类活动。而且,在除夕这天,唐朝的皇家要举行规模盛大的大傩仪式,人数达五百多人。沈佺期在诗中写道:“殿上灯人争烈火,宫中傩子乱驱妖。”王建写的“金吾除夜进傩名,画裤朱衣四队行。院院烧灯如白日,沉香火底坐吹笙”,说的就是这种春节期间独有的活动。

“故岁今宵尽,新年明旦来”,“烛尽年还别,鸡鸣老更新”。除夕一过,便是新年了。新年的时候,首先高兴的是孩子,刘禹锡说:“燎火委虚烬,儿童炫彩衣。”当然,唐朝人过春节时爆竹是不可少的,“新历才将半纸开,小庭犹聚爆竿灰”,写的就是唐朝人过春节放爆竹的情景。

唐朝时的春节还没有贴春联的习俗,当时只是用桃木板写上神荼、郁垒两个名字,挂在门首,称为“仙木”或“桃符”。传说神荼、郁垒是兄弟俩,他们“性能执鬼”,居住在桃树下。五代时,后蜀的孟昶在桃符上题词“新年纳余庆,嘉节号长春”,据说这是第一副春联。以后,“桃符”就成为了春联的别名。

唐朝人过春节要吃“五辛盘”,又叫“春盘”,是由五种有辛辣气味的蔬菜拼成的,说是吃这种东西可以发散人的五脏中的陈腐之气。

白居易说:“岁盏后推蓝尾酒,春盘先劝胶牙饧”,唐朝人过春节还准备有胶牙饧、柏叶酒、屠苏酒等传统的食品和饮料,当时的风俗是长者后饮,最后饮者称“蓝尾”。

  大年初一过后,唐朝人开始走亲访友,互相邀宴,称为“传座”。唐朝诗人李郢在诗中写道“锵锵华驷客,门馆贺新正”,写的就是在过春节时走亲访友的热闹景象。

上一篇:杨贵妃一生的未解之谜

下一篇:没有了

相关内容

穿越唐朝过年 感受古代“年...
唐朝人过春节是非常讲究的。当时,在除夕前,人们都要尽量往家赶,以求...
2017-08-17

热门资讯

玄宗的艺术人生 唐玄宗(公元685-762年),名李隆基,又叫唐明皇,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。从公元712年到75...
穿越唐朝过年 感受古代“年味” 唐朝人过春节是非常讲究的。当时,在除夕前,人们都要尽量往家赶,以求与亲人团聚。除夕之夜,全家团聚在一...
唐代胡商的社会地位考察 摘要:唐人对胡商的态度是复杂而矛盾的,既认可、鼓励和保护胡人来华经商,又在政治文化、社会层面排斥、歧...
盛唐时期沐浴文化初探 盛唐时期沐浴文化初探沐浴就是今日通常所说的洗澡,包括对头、身、手、脚的洗浴。然而古人却分得极细,东汉...
大唐辉煌盛世的巅峰---开元盛... 我们习惯上将一个美好的时代称为「黄金」时代,皆因黄金是贵重的宝物。这种时代亦曾在中国历史上出现,例如...
我国古代图书馆 有人把书院与图书馆混为一谈。尽管古代的书院,比如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、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、河南商丘的...
杨贵妃一生的未解之谜 公元756年,安史之乱爆发,一代绝世美人杨贵妃香消玉陨在马嵬坡上,两年后,挖开的贵妃墓中却找不到贵妃...
唐代诗酒文化 “酒”在我国不仅仅作为一种饮品存在,更重要的是超越了其物质含义的精神内涵&m...
唐代的茶具特点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兴旺发达、蓬勃发展的时期。在这一时期,唐代的茶饮及茶文化已发展成熟,茶具也...
唐代LV之“承露囊” 大家对唐人服饰及帽饰的前卫性、多样性和开放性常有所解,唐时最为流行的有女子着胡服、戴胡帽、着男装、或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