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

热搜资讯

《12·12》西安事变大型实景影画开启室内演艺新科技时代

在纪念西安事变80周年之际,华清宫景区倾力推出《12·12》西安事变大型实景影画,这是在历史事件原发地推出的一台旅游文化演出。历史是一面镜子,折射过去,昭示今天;历史亦如射出的子弹,任何力量都难以阻挡聚合的炸响。《12·12·》西安事变大型实景影画高度浓缩史实,融戏剧、电影、舞蹈和多媒体、机械运动等当代艺术于一炉,创造了令人震撼的视听效果。魔幻时代的星空让历史碎片渐渐聚拢,铸成了丰碑......

《12·12》西安事变大型实景影画在全国首创“影画”节目表现形式,山水风光、历史实景以及高科技立体舞台装置高度结合,运用高端科技灯光、音响、机械装置设备以及多媒体投影技术、剧院技术和蒙太奇等电影表现手法,达到现代科技与文化景观融合、电影画面与舞台戏剧融合的创意效果。

image.png

技术方案

全剧围绕“让观众身临其境”开展全部技术方案的设计及制作。全息声学系统、剧场内部全方位舞美设计、细腻的戏剧式灯光设计、大量的特效呈现以及虚实相融的道具,在进入剧场大门开始,演出便通过这些技术将观众拉入剧情之中,跟随演出感受剧情人物的内心世界,让观众成为演出的一部分。多元化的视觉听觉效果,使整个舞台灵动而时尚,从而打破传统历史题材的沉重感,使观众观看演出的同时既充分了解了历史事件,又享受了一场视觉听觉盛宴。

多元动感的舞美设计

整个剧场内部用“钢铁和砖墙结构”来表现历史的厚重,战争的冷酷和男人之间的较量。观众席栏杆、被轰炸过的墙面、延伸出来的钢铁机构、支离破碎的牌匾,全方位的舞台美术用现代“解构主义”的方式将西安城的元素分布在舞台各处,深厚的质感又充满现代气息。舞台上丰富的场景变化以及灵动抽离的丰碑设计,用现代的设计理念为演出注入多元动感元素,提升观演感受。

环绕立体的视觉空间

剧场内部360度多元影像全覆盖的技术方案,用影像的艺术手段与戏剧表演形成水乳交融的契合,用画面的冲击力为戏剧高潮推波助澜。为了达到多观感的视觉感受,技术方案采用了多种成像手段。32台高清工程投影机让舞台内部、观众席顶部和侧面全部包裹在画面之中;210㎡LED屏幕分成9个独立部分并跟随剧情进行多元变化,形成各种不同的空间造型,打破传统的空间概念。水晶丰碑造型采用80㎡高清LED屏进行组合,异形和无边框LED技术配合悬吊系统,在舞台上塑造晶莹灵动的质感。视频系统采用一体化D3系统。D3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一体化制作组建,结合D3舞台观察、时间线排序,DMX信号堆栈和强大的媒体播放引擎,高效灵活的将所有一切融合在一个系统内,保障稳定性同时也为视觉设计方案增加了更多可能性。

嵌入意境的全息音响

在音响设计上,选用当前世界音响前沿WFS声学全息系统技术,实现声音位置与影像轨迹同步追踪的全息效果,声音传输无热点、无死角。整个技术配合画面、演员以及观众位置,让声音的位置更加真实和灵动。音响设备采用世界顶级的法国莫扎特音响设备,配合全息技术让听觉成为一场盛宴。

虚实相融的道具特效

道具的设计与剧情、多媒体以及特效相互配合,形成天衣无缝的融合感。刀、枪、牌匾、桌椅等设计上精心把握还原真实。翼展为22米的蒋介石专机出现在舞台之上,配合声、光、电的特效合成极具有强烈的真实视觉效果。

不断变换的震撼舞台

舞台机械设计理念是在最极限的空间里面完成最多的可能性。台上22 套设备以及台下16 套设备隐藏于剧场各个位置。在演出过程中,配合着剧情进行快速切换布景,或在观众的视线下改变舞台形状。升降、水平移动、传送带设备、翻转斜平台设备、观众席翻板吊挂设备以及各种小巧的机关设备,组合出多样的真实或虚幻的震撼舞台空间。 



剧情介绍

全剧故事跌宕起伏,人物形象鲜活生动,剧情细节感人,并融合多元化舞台手段,以令人震撼的视觉、听觉效果,从不同视角展现了一个民族在最危难时刻的命运抉择。

第一幕 烽火古城

9.18事变后,中华民族陷于危亡时刻,南京政府各派纷争,劳苦大众如坠地狱,极尽煎熬。东北军在张学良的带领下溃逃西北,奉蒋介石令,消灭红军。爱国学生请愿游行,要求抗日救国,一致对外。国民党宪兵和警察阻拦游行队伍,矛盾一触即发。张学良劝退学生,蒋介石专机从南京飞来,抵达西安,亲自督战。

第二幕 矛盾激化

蒋介石下榻华清池,张学良与蒋介石就抗日及剿共问题产生矛盾分歧,为劝蒋介石、张学良含泪下跪。蒋介石怒吼着拍了桌子:“攘外必先安内!”两人不欢而散,只留下张学良悲哀而无奈的身影。

第三幕 匆匆密谋

张杨二人在张学良公馆紧张密谋兵谏事宜;蒋介石在华清池也紧锣密鼓,排兵布阵,秘密部署剿共任务,并写下手谕给邵力子,命其公布于12月12日的《大公报》上,同时命令所有内线密切监视张杨二人动静,一旦有变,立刻解除二人指挥权。

第四幕 箭在弦上

东北军、西北军各部着急部队,部署兵谏任务。一切准备妥当,张学良电话邀请蒋介石到西安看秦腔《柜中缘》,蒋介石对此不感兴趣,婉言谢绝。行动撤销,部队带回。

第五幕 枕戈待旦

张、杨二人再次商讨行动方案,经过缜密侦查,周密部署,最终决定12月12日凌晨6点准时在临潼和先同时打响兵谏行动。

第六幕 大战在即

12月12日凌晨2点,蒋介石、张学良、杨虎城三人夜不能寐。蒋介石与宋美龄通电话,告知他与张学良、杨虎城之间的矛盾冲突。即将执行抓蒋任务的东北军江铃刘桂五与怀孕的妻子告别;杨虎城的母亲也匆匆来见儿子一面。兵谏部队各就各位,战斗即将打响。

第七幕 枪声破晓

12月12日凌晨4点,兵谏部队在华清池与蒋家卫队士兵擦枪走火,行动被迫提前。激烈的枪战中,王玉瓒、刘桂五、孙铭九指挥战士冲向五间厅。蒋介石慌不择路,夺窗而逃。赵寿山、宋文梅在西安指挥17路军成功解除中央军和警察局全部武装,抓捕陈诚、朱绍良、卫立煌、蒋鼎文等军政大员,但是唯有蒋介石还没有抓到。

第八幕 统一战线

12月12日上午,东北军和西北军均增派兵力,在临潼山上四处搜索蒋介石,张杨二人焦急地 等待前方消息。很快,东北军将士在骊山一山凹里找到了蒋介石,并背其下山。消息传来,张、杨二人长舒一口气。从这一刻起,一个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开始形成了。

尾声 世事沧桑

1949年9月17日,杨虎城被特务杀害,时年56岁,距西安事变14年;1975年4月5日,蒋介石在台北市郊官邸病逝,享年88岁,距西安事变39周年;2001年10月15日,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逝世,享年101岁,距西安事变65年。自此,西安事变“三位一体”的亲历者均已作古·····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