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球为金属制的镂空圆球。内安一能转动的金属碗,无论球体如何转动,碗口均向上,焚香于碗中,香烟由镂空处溢出。
古代的中国人,特别是贵族阶级,都知道自己及周围环境所散发的气味,并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,而是关涉到一个人生活质量的好坏,在这一件事上,现代的中国人倒似乎有不及之处。比如说,对于寝息时使用的卧具,古人就很注意要让它们散发怡人的香气。只要是有足够能力追求“生活品质”的人,在使用被褥前,都讲究要“浓薰绣被”。因此,富贵人家,都必备一种叫“薰笼”或“香球”的器具,专门用来为衣服、被褥薰香。
据《西京杂志》记载,早在汉代,“香球”这种奇巧的香器就被发明出来,其外观为银或铜的小圆球,球壳上布满镂空花纹,以便香气散出;内部的构造则巧妙地利用重力原理,在球体内装置两个可以转动的同心圆环,环内再配备一个以轴承与圆环相连的小圆钵。在小圆钵中盛放上点燃的炭墼、香丸以后,无论圆球怎样转动,小圆钵在重力作用下,都会带动机环与它一起转动调整,始终保持水平方向的平衡,不会倾翻。
如此构造的圆球,即使放在被子之下,偶然被碰到,球壳内的圆钵也能保持水平平衡,不会发生燃炭倾洒出来的事故。所以,从汉代最初发明出来,一直到明清时代,这种香器的最重要用途之一就是放置在被褥之间,在漫漫长夜当中让温暖的被窝之内气息芳芬怡人。
说起来,传统生活真是有着令我们今人汗颜的优雅。在汉代的时候,此般散香圆球被称作“卧褥香炉”、“被中香炉”,宋人还贴切地呼为“滚球”,此外。
中晚唐时的文人喜欢在书房一类居室空间内悬挂金属香球,燃香其中,熏馥自己置身的生活场所,这是很容易忽略的细节,但也是颇为迷人的细节。
香球也可以装上长链,吊挂在帐内或房中。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两枚珍贵的唐代银香球实物,便是带有银挂链。不过,地宫内留有当时人所作的“衣物帐”,也就是入藏物品的清单,其中把它们标为“香囊”,这让我们得知,唐人竟然习惯于把金属香球称为“香囊”。
于是,一些牵涉到“香囊”的诗句便变得容易理解了。如白居易《青毡帐二十韵》中咏道:“铁檠移灯背,银囊带火悬。深藏晓兰焰,暗贮宿香烟。”在清楚“银囊”即“银香囊”也就是银香球之后,我们才能明白何以会“带火悬”并“暗贮宿香烟”。原来,这位大诗人冬天住到蒙古包式的圆顶青毡帐内避寒,不仅将一应家具陈设齐备,还把一只银香球吊挂在帐顶下,其内燃炭爇香,于是球体的镂花纹中隐隐透出炭火的一点红光,并且不断散逸香缕。
唐代的香球都是装有银吊链,说明早在唐代,人们就将这种香球悬挂使用了。香球吊挂在半空中,即使偶然发现晃动,它的特殊构造会确保球中的燃炭不会倾翻落下,十分保险。在唐宋时代的宫殿中、华堂上,曾经有镀金的或纯银的香球悬垂在画梁下,镂刻着繁丽花纹的球体金辉银烁,不停地喷芳吐麝,袭袭香氲在殿堂中弥荡萦纡。
唐代大诗人元稹《香球》诗云:“顺俗唯团转,居中莫动摇。爱君心不恻,犹讶火长烧。”诗中短短的四句话将香球的功能介绍的一清二楚。另元稹在《友封体》一诗描写夏日闲居生活,则是:“雨送浮凉夏簟清,小楼腰褥怕单轻。微风暗度香囊转,胧月斜穿隔子明。”从中可知,作者所住的避暑小楼上也挂有香球,微风悄悄吹入,悬垂半空中的玲珑球体竟然会随着风力轻轻转动。
可见,大致从中唐开始,在书房里悬挂一只金属香球,终日喷香袅袅,是士大夫阶层当中非常流行的风气。更有意思的是,胡杲《七老会诗》一诗讲述一群高寿老人的文会雅集,具体场景也是“香囊高挂任氤氲”,这说明,那时,在文人们的社交场合也流行吊挂香球,让它们在高处静静散放芬缕,一场风雅聚会因之而芳息盈漾。
另外,精致的香球拿在手上把玩也显得很有范儿,在寒冬也可以暖手。香球亦可置于袖中,在放入袖中之前先把香球装入小丝囊,或许这便是香囊的由来。宋代贵妇出行,将香球悬挂于车中,或手持小香球,车架所经之处香烟如云,尘土皆香,数里不绝。
可惜目前没有发现唐代以前的香球实物。除法门寺出土的香球外,1963年西安沙坡出土的唐代银质香球,球体外径50毫米,制作精细,镂刻雅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