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

热搜资讯

中秋节起源初探

       举头望月,思乡正浓。农历八月十五,中秋月儿圆。

  也许是和人类的拜月情节相关,这一天,世界上许多国家也有各自不同的节日:这一天,是美国人的“秋月节”、韩国人的“秋夕节”、斯里兰卡的“月圆节”、泰国“祈月节”、柬埔寨人的“拜月节”、坦桑尼亚人的“月圆节”、印度的“明月节”……

  而对全球华人而言,中秋月饼成为思乡的特殊符号,一块小小的月饼,成为华人吉祥、团圆的象征。

  中秋节或始于唐朝  八月十五赏月唐诗达111首

  月亮崇拜、月亮神话与中秋祭祀的习俗在周代以前就产生了。“中秋”一词,最早见于《周礼》。根据我国古代历法,一年有四季,每季又分孟、仲、季三部分,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,也称“中秋”。

  汉代,中秋祭祀一直被皇家垄断。唐朝前,极少见到普通民众拜月的记载,也没有见到关于中秋节的记载。南北朝时期,有一部全面记载我国岁时节日习俗的著作《荆楚岁时记》,其中没有任何关于中秋节的记载。

  到了唐朝初年,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,中秋节还被称为“端正月”。

 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,记载农历八月十五或其前后赏月的诗歌在唐朝大量出现。4万余首全唐诗,其中八月十五赏月诗共111首,出自65个诗人之手。这些作品均在题目中标出“八月十五”或“中秋”所作,或在正文诗句中写出这一时间。

  如李峤《中秋月二首》、王建《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》、杜甫《八月十五夜月》、韩愈《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》、刘禹锡《八月十五日夜观月》、张祜《中秋月》、许浑《鹤林寺中秋夜玩月》、曹松《中秋对月》等等。从这些诗句的描述断定,八月十五赏月,在那时已是文人士大夫阶层广泛流行的习俗。

  另外,唐诗将月与思乡情节紧密相连。著名的有:李白的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、杜甫的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、张九龄的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”、白居易的“西北望乡何处是,东南见月几回还”。

  除了诗歌以外,还有其他形式的关于唐代中秋习俗的记载。五代王德裕的笔记小说《开元天宝遗事》中记载了唐玄宗要建“望月台”的故事:“玄宗八月十五日夜与贵妃临太液池,凭栏望月不尽,帝意不快,遂敕令左右:于池西岸别筑百尺高台,与吾妃子来年望月。后经禄山之兵,不复置焉,惟有基址而已。”

  应当说,唐朝是中秋节由皇家祭祀转为民间习俗的重要节点,而文人士大夫阶层又将其赋予了乡愁、团圆、思念等特殊意味。

  月饼起源至今存疑  祝捷说、杨贵妃说、抗元说

  有一种说法,早在殷、周时期,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“太师饼”,这是我国月饼的始祖。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究竟源于何时?至今仍有不同观点。比较流行的说法有祝捷说、杨贵妃说和抗元说。

  一种说法是,月饼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。唐朝初年,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,八月十五凯旋而归。当时有经商的西域商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。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,拿出圆饼,笑指空中明月说:“应将胡饼邀蟾蜍”。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。此后,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。

  还有一种说法,把杨贵妃也牵扯了进来。有一年中秋之夜,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,唐玄宗嫌“胡饼”名字不好听,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,心潮澎湃,随口而出“月饼”,从此“月饼”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来。

  而带有神秘色彩的当属抗元说。元代,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,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天起义,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。后来,朱元璋终于推翻元朝政权,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。此后,吃月饼便成为一种官方倡导的民俗。

  实际上,南宋的吴自牧《梦粱录》一书中,已有“月饼”一词。在此前的北宋,皇家中秋节的食谱中记载一种“宫饼”,民间俗称为“小饼”、“月团”,苏东坡有诗云:“小饼如嚼月,中有酥和怡。”这是否就是月饼,现在已难以考证。

  到明代,民间中秋吃月饼的记载不少,这表明了当时的一种流行。明代田汝成《西湖游览记》记载:“八月十五日谓中秋,民间以月饼相送,取团圆之意。”当时,心灵手巧的饼师,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,使月饼成为更受人们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。

  清代,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,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,品种也不断增加。清代诗人袁景澜有一首颇长的《咏月饼诗》,其中有“入厨光夺霜,蒸釜气流液。揉搓细面尘,点缀胭脂迹。戚里相馈遗,节物无容忽……儿女坐团圆,杯盘散狼藉”等句,从月饼的制作、亲友间互赠月饼到设家宴及赏月,叙述无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