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

热搜资讯

骊山石榴红

一方水土,养一方人。居于骊山脚下的人们,但凡对外人说起临潼,总能情不自禁地提起姜寨先民的远古文明,提起周秦汉唐的千年轶事,据此引以自豪。当然还有那被誉为“多子多福”和“琼浆玉液”的临潼石榴。

远在西汉时期,出使西域的张骞带回了一些神奇的种子,在京城长安周围广为栽种。偏偏临潼这一方宝地非常适合它的成长,从而在此千秋万代地繁衍下来。在迤逦秀美的骊山脚下,有着大片大片的石榴园,每到五月榴花盛开的日子,或是九月硕果累累的丰收季节,人们都爱邀朋呼友,成群结队地来到石榴园中,欣赏榴花的美艳,品尝石榴的美味。这时的我总会走出家门,挎着相机,邀上好友,寻找火红的榴花或者娇艳的榴果,拍照最美的石榴图片。

我喜爱石榴,喜爱观察它日复一日的成长变化。初春,石榴树枝杈上冒出了点点小芽,象是鸟儿的小红嘴。几度春风吹拂,枝桠泛绿了,叶儿经历了黄绿,浅绿,亮绿,深绿的演变,一棵枝叶茂盛的石榴树长成了。五月,枝头长出了喇叭状的红花蕾,经阳光的照射和细雨的滋润后,榴花朵朵怒放,象燃烧的火花。徜徉在石榴树下,随手可抚摸那艳丽的花朵,看那血红透亮的茄形小骨朵,摇摇曳曳正欲开启心扉。清风吹过,那绿叶葱茏的石榴树上,红艳靓丽的榴花,像数不清的蜡烛集结在圣诞树上,灼灼燃烧。这时的骊山北坡,一片片石榴树花团锦簇,热烈奔放,一如彩色的云霞,撒落在草绿丛中,红装绿裹,把骊山装点得异常美丽。唐代诗人“五月榴花耀眼明”、“蕊珠如火一时开”、“风翻火焰欲烧人”的佳句就是对石榴花的美好写照。 

花儿榭了,长出了小指头肚大的小绿果,再象核桃大,再象苹果大,长着六瓣的花盖,榴果绿了,黄了,白了,粉了,红了。红果点缀在葱郁的绿树之间,煞是好看。远远望去,就象从湛蓝的天空飘下一片绚烂云霞。走进果园,一颗颗红石榴象小灯笼挂在枝头,闪闪烁烁,格外撩人。有的石榴裂开了嘴,露出玛瑙般的、水晶般的、白玉般的籽粒,让人看了就想摘下来过个吃瘾。“果实涂丹映碧空”,丰收的季节来了。

冬天,石榴园是赭黄色的,褐色的枝枝杈杈,横长竖斜,虬枝盘缠,棵棵石榴树宛如放大了的盆景,它们像海底的珊瑚,又像奔跑的鹿角。一场大雪过后,树上覆盖厚厚的白雪,寒风吹过枝头,凝聚成玉树琼枝,在太阳的照耀下,闪闪发亮,好似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世界。

石榴树用它的冬枝,春叶,夏花,秋果演示了一个生命的循复过程,又用它多姿多彩的倩影装点了大自然。郭沫若先生曾用“谁用红玛瑙琢成那样的花瓶儿,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?”;“秋天来了,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,露出一口皓齿。那样透明光嫩的浩齿,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?”对石榴的花和果作以美妙的比喻。它的全身都是宝,无论根茎叶、花果、皮籽等,能食用、能医用,更能悦目,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。

我喜爱石榴,喜欢观赏它冬天不枯不媚、风骨奇谲的虬枝,欣赏它春天那秀美清奇、翠得醉人的绿叶,陶醉于夏天那灼灼耀目、红的喷火的榴花,更喜爱那秋天娇艳欲滴、甘甜溢口的硕果。从春到夏,自秋至冬,年复一年地观赏,与石榴结下了不解之缘。时值中秋,听着石榴园传出的阵阵欢声笑语,看着城区一街两行琳琅满目等待销往各地的红石榴,心里忽然涌出:“中秋至,月儿圆,万亩榴园乐翻天。枝叶美,榴果繁,娇艳欲滴羞红了脸,琼浆玉液那堪比,多籽丽人舞蹁跹。”以抒发对她的喜爱情愫。

作者简介:

郭秀云,女,生于1953年,中共党员,在华清池工作岗位退休。喜爱文学,喜欢旅游,现为西安市作协会员和临潼区骊山诗社副社长,多篇文章见诸报刊杂志,多次参加征文活动并荣获奖励。其中“蒋介石两次下榻华清池之我见”论文被选入《西安事变8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。2011年曾出版《尽不在言中》散文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