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

热搜资讯

华清文物|乐善亭碑记华清文物|乐善亭碑记

发布时间:2017-11-15

华清宫

具有6000年的皇家园林建筑史,背倚骊山

是历代在西安建都的帝王特别钟情的风水宝地

相传周幽王曾在此建骊宫

秦始皇以石筑室,名“神女汤泉”

汉武帝时扩建骊宫

到了唐代进行大规模扩建

特别是唐玄宗天宝年间修建的宫殿楼阁更为豪华

将温泉发展为池,并将池置于宫室之中

改名为“华清宫”


微信图片_20171115092043.jpg


唐以后的历代皇室纷纷将华清宫

作为皇家道场所用

华清宫也逐渐成为当时人们论道修法

祈福祭祀之处

因此后期对华清宫的修葺建设也从未间断过

虽说规模未曾超越唐华清宫

但在对延续华清宫的历史起到了重要作用


微信图片_20171115092050.jpg


直至清朝末年,临潼知县沈家祯

多方筹集资金,对华清池进行修缮

并把其题名为“环园”


微信图片_20171115092053.jpg


环园是一座颇具江南园林特色的雅致小院

环园原为清朝驿馆,在同治年间毁于战火

光绪年间(1878年),

临潼知县沈家祯采用“以工代赈”的办法

重新修建了温泉驿馆,并改名“环园”

1900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西巡西安

往返都就寝于此


微信图片_20171115092055.jpg

环园内景

沈家祯|浙江会稽人

曾任华州知州、大荔、

三水知县

德宗光绪三年任临潼知县

微信图片_20171115092058.jpg

也许很多人对于沈家祯还不是很了解

沈家祯,浙江会稽人,

曾任华州知州、大荔、三水知县

德宗光绪三年(1877)任临潼知县

时逢大饥,家祯组织救灾工作,井井有条

并部分的支援了蒲城、韩城灾区

亲撰《乐善亭碑记》以记其事


微信图片_20171115092101.jpg


他又以工代赈,对城楼、驿站、庙宇等

予以整修或重建

重修县署360余间,使其规模完备

又冲破“天下衙门朝南开”的贯例

将县府大门改向北开

在临潼人民中,留下了较好的印象


微信图片_20171115092104.jpg

白莲榭


乐善亭碑


微信图片_20171115092107.jpg


高268厘米、宽96厘米、厚23厘米

缺额龟座

首行:“乐善亭”记

碑文:22行,行92字

落款:赏戴花翎道御补用知府知临潼县事会籍沈家祯撰文

钦加国子监学正街贡生三原贺瑞麟谨书

大清光绪四年岁次戌寅八月吉日立

现立于华清宫御汤遗址广场


微信图片_20171115092110.jpg

乐善亭碑文

碑文记载了请光绪三年(1877)秦晋豫大旱

赤地连片,哀鸿遍野

人相食,卖儿鬻(yù)女者不计其数

清帝下诏,富豪之家捐银两

以赈代灾和临潼人民如何同心协力

度过饥荒这段鲜为人知的史实

微信图片_20171115092113.jpg


环园一角

二月二十三日癸卯天始雨。巨雷劈古槐数株,旱魃既除,地气生发,天心旋转。惟善可以格天,岂不信哉?遂出重资购谷种三百余石,择河北荒土农民之无力者,家给三升,劝令播种。于是农事欣欣,荷锸成云:夏则五风十雨,祥瑞顿呈,秋收可卜,岁占丰盈矣。并责无业之民,搬砖运石,以工代赈。粤自同治壬戌陕回扰乱,庙宇驿馆多毁于兵火,城楼衙署失修倾圮。今以代赈,故毁坏者重建之,倾圮者修整之。浚山沟之水道,免洪流之泛溢;除长途之顽石,利征夫之车辙;植杨柳以垂荫,庇行人之夏暍。并于各镇建义学五处,购土地千五百余亩,岁征其息,为延师贽。又建义仓六座,备丰年储粮,防灾歉也。教养之基始于此矣。六月中,早秋将登,罗君汉章赴省慈幼局查临潼遗弃幼儿,均领之归,挨户送还,并给赈粮两月。母女喜相见,父子得相亲,团圆再庆,敦族睦姻。


微信图片_20171115092117.jpg

白莲榭

不仅如此,1936年

蒋介石亲临西安

将环园辟为临时行辕

部署剿共计划

引发了震惊中外的“西安事变”

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

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


微信图片_20171115092120.jpg


华清 乐善 碑记

上一篇:旅游WC 原来它是一幕华清春景

下一篇:跟着萌帝萌妃去旅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