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

热搜资讯

华清梨园|梨园对后世的影响

发布时间:2017-10-30

在唐玄宗以后

唐庄宗、南唐后主也以热爱乐舞

将玄宗奉为我国梨园戏曲界的鼻祖

被各地的老郎庙所供奉

11.jpg

梨园戏曲鼻祖--唐玄宗

以下我们就其中的两位人物与中国戏曲的发展讲一讲。先说第一个举办梨园学校的唐玄宗。

唐玄宗擅长打羯鼓,谱写新曲,他曾娶的赵丽妃、武惠妃与杨贵妃都是乐舞专家,可见他对乐舞热爱之切了。


他在当时的法曲艺术家中选了一部分年龄偏小的,组成了小部音声,表演很随便。后来就干脆成立了梨园,专门训练演奏宴乐。

又称燕乐,是相对于当时朝堂中表演的雅乐而言的。既不正式,也不隆重,就那么随便的几个人或十几个人,就组成了一组乐队。

11.webp.jpg

吹弹演唱,也可以随皇帝出游,或进入内院,贵妃和一些亲信大臣都可参与这些表演,这就是梨园的方便之处。

唐玄宗的喜爱促进了乐舞的发展,到了唐代后期,城市、集市的酒家、歌馆,常成为乐舞表演者活动的场所。

22.webp.jpg

市井娱乐的要求更促进了乐舞走向民间大众,出现了如《踏摇娘》等参军戏的表演,杂歌杂舞,也杂着一些对白,就有了类似后来杂剧的味道了。

唐代梨园乐舞的发展为原始戏剧的诞生提供了丰裕的条件。我们通过敦煌莫高窟壁画、唐代陵墓壁画及一些石窟石像,都可约略见到唐代乐舞的表演场景或表演人物。

33.webp.jpg

这些优美的画面描绘了一组组当时的梨园乐队,人物姿态丰富多彩,形象栩栩如生,表演的乐器有笛、筝、阮咸、排箫、羯鼓、筚篥、竽、方响、琵琶、拍板等。

表演的舞蹈种类有软舞、健舞、字舞、傩舞、剑舞等。而唐代后期参军戏是由市井乐舞表演活动发展而来的。

44.webp.jpg

必然是夹杂了诸多乐舞动作的,因此通过这些静止的画面,我们仍能体会到唐代参军戏的表演场景,听到那动人的乐曲,听到艺术家们的吟唱或对白。

唐代参军戏是艺术史发展中的奇葩,它将唐代的梨园乐舞从殿堂之中,推广到市井之间,使那些充满了艺术灵感的创作者们走向民间;

创作了别有生活情趣的戏曲雏形,最初的戏曲就是这样诞生在繁荣的城市生活中的。

111.webp.jpg

唐代后期的江南,相对偏安,社会生产发展,经济相对繁荣,长江及其支流组成的流域上,大大小小的城镇发展很快。

而北方移民的南下,更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、社会文化。唐代著名的乐舞艺术家如李龟年等,也流落到江南谋生,一时这里的乐舞艺术家多如过江之鲫。

222.webp.jpg

而江南水乡泽国的地理环境,温润的气候,鱼米之乡的富饶保障,也为乐舞艺术家们提供了新的创作源泉与基地。

江南梨园鼻祖--李煜

333.webp.jpg

 到了五代十国时期,江南就出现了又一代梨园鼻祖,即南唐后主李煜。那时,南唐是江南最大的割据政权。

版图相对辽阔,又占据了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下游地区,杭州等城市的繁荣也积累了很长的时间了。

而李煜也极为推崇艺术表演活动,这里就出现了优戏,它是唐代参军戏的进一步的发展,主要歌颂小朝廷歌舞升平的局面,以供皇帝、大臣们娱乐享用。

444.webp.jpg

南唐著名的韩熙载,身边就笼络了很多乐舞艺术家,经常举办表演活动,以与士大夫们往来。

传世的名画《韩熙载夜宴图》中就有大量的篇幅用来描绘乐舞表演,如当时在江南最受欢迎的舞蹈家王屋山,就出现在画面上,他表演的内容据专家们考证是当时流行的《绿腰舞》。

a.webp.jpg

这种舞蹈已接近于戏曲表演了,由之,我们可以想象当时戏曲的表演活动。当然,更多的五代十国戏曲是建立在城市生活基础之上的。

如当时的广州夜生活已开始流行,劳碌了一天的渔夫们,食饱酒足之后,就相约着逛街市。

b.webp.jpg

他们相伴而行,半醉半醒的样子,就成为艺术家们模仿创作的对象,出现了一种类似连臂踏歌的戏曲表演。

尽管唐与五代十国时期的戏剧,尚处于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初期,很不成熟;

但是它已开始汲取以前音乐、舞蹈表演的精华,而加入了市井人物的对白、动作,亦雅亦俗,而为社会各层所喜闻乐见。

z.webp.jpg

一种新的艺术表演形式就这样诞生了,它在唐、五代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一步,而唐玄宗、南唐后主都为这种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,成为后世梨园难以忘怀的人物。

今日的梨园正如姹紫嫣红的花园,各家戏曲源远流长,繁荣昌盛,可谓梨园戏剧百花盛开了。

22.jp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

编辑|李星星

微信图片_20171030110020.jpg



梨园 华清 后世

上一篇:旅游WC 原来它是一幕华清春景

下一篇:华清记忆|1942年的华清宫